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关于做学问的“精”和“广”的矛盾,相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硕士生、博士生抱怨,甚至用人单位也抱怨,现在的研究生只关心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几乎“一窍不通”。言外之意,研究生的能力在广度方面受到了质疑。
研究生如此,就连很多教授有时都会扪心自问:我除了了解自己很窄的研究方向,还懂什么?
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与“广”的矛盾。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今这个时代早就不是牛顿、爱因斯坦的那个年代,很多大师精通很多领域,并且在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即所谓的通才。其主要原因是牛顿、爱因斯坦那个年代,很多学科都处在最开始阶段,很不成熟。这种情况下就给了很多天才的大师大展拳脚、开疆拓土的机会,很多开拓性的成果应运而生,这是不难理解的道理。
而到了当代,每个学科都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而且学科分得越来越细。通常一个博士论文能在很小的分支取得一点点进步已是难能可贵。所以一个博士生要毕业,就只能让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即使这样,竞争仍然很激烈,因为即使在这个很小的点上,可能并不是你一个人在做,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博士生也在做。
因此可以说,博士生研究方向的所谓“精”其实是被迫的。而且研究的内容和质量是否能达到“精”的水准,还值得商榷。因为一个有价值、有水准的研究课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博士生需要对自己专业这个大的领域有一个相对广泛的了解和判断,这就涉及研究的广度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人对相关知识涉猎得越广越好。其实未必。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你穷尽全身的力量把每个可能的知识点尽量掌握的时候,也经常是筋疲力尽的状态了。这样的状态让人很难在一个点上钻得太深。常言道“一瓶子未满,半瓶子乱晃”,是形容这个人掌握知识不扎实。其实,我们搞研究,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半生不熟的状态下。这种状态,其实并不差,因为这个状态下你最有激情,也最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相反,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真正创新的东西并非如约而至。这就是科研的不确定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研究生与其纠结于所谓“精”与“广”的表面问题,不如模糊它们的界限。
那么,如何协调好二者关系。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讲,我体会,最好的办法是在认真搞科研的同时做好教学工作。乍一看,这个办法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认真做教学的老师都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通过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会让你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更有广度。这是因为每个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并非和你的科研完全一致(当然很多时候是相关)。你想讲好课,你就要认真备课,备课就要复习、学习大量相关的知识和文献。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学生互动,让你对所讲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坚持给学生上课,上好课,是一个教授处理好做学问“精”与“广”的最好办法。
对老师如此,对学生其实亦如此。在国外,几乎每个博士生都有做助教的经历。这个经历对博士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做好一个助教,除了对老师的讲义非常理解并掌握,还能训练博士生给学生讲课的能力。同时,助教还要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经过助教训练的博士生,将来自己做老师的时候会非常有信心,驾轻就熟。同样,通过助教的训练,博士生也能大大拓宽自己博士课题以外的知识,并反过来有助于博士研究的深入,即所谓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