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访 >> 对话
在科学进步和伦理规范之间探讨基因编辑技术 ——访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新庆
2018年04月08日 15: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清俐 字号
关键词:伦理;胚胎;人类基因;基因组

内容摘要:近30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牵动了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伦理;胚胎;人类基因;基因组

作者简介:

  近30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牵动了人们的关注,关于其安全性及其潜在的伦理风险几度掀起争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尤其是在生殖医学领域的运用?就此问题,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新庆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基因编辑技术似乎致力于从更为初始的意义上预测、治疗疾病。那么,这种诉求的合理性、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新庆: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梦想通过改变人类胚胎内特定的遗传性状,让新生儿不再携带致病基因,从而根本上预防和治愈疾病。这种朴素而又善良的治本想法本身并没有错。无论是如今如日中天的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还是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的生殖细胞系基因治疗,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健康而主动开展的技术尝试。诞生于2013年的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已成功运用到定点敲除大、小鼠的基因,且效率高、速度快、简便易行,它也有望根除致病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如果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这种医学目的之诉求具有技术的合理性。如果把这种新颖技术应用于增强正常人性状和能力的非医学目的,设计新的基因婴儿,则这种诉求不具有合理性。

  记者:但这一技术理性也触及一系列争议。比如如何看待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中立性与否?它所可能实现的基于人们主观意愿的“独家定制”遗传基因,以人来控制自身进化能否实现优于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否可能造成生物物种不平等性观念?

  张新庆:对于诸如基因编辑技术这样有可能影响到人类基因库多样性的“攻击性”强的崭新形态,有两个伦理问题需要深入思考:该不该做?应该如何做?前者是实质伦理问题,后者是程序伦理问题。在该不该问题上,人类社会已经达成较大共识的是,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来达到生殖目的或增强人类性状和能力的做法均得不到伦理上的辩护,主要理由是:不可接受的风险-收益比、漠视了胎儿开放性未来的权利,甚至背离了人类尊严。

  那么,出于医学目的之胚胎基因编辑该不该得到伦理上的辩护呢?学术界对此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主张暂缓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基因脱靶效应诱发医源性不可逆伤害,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只是防控遗传疾病的备选方法之一,直接操纵人类胚胎基因,冒犯了人类尊严。当然,即便是不少伦理学家也对上述反对声音不以为然,更不要说那些志在捷足先登的科研人员了。

  面对伦理认识分歧,人类社会应该为基因编辑技术设立禁区呢?还是不顾道德风险而“勇往直前”呢?这两种极端的做法均不可取。中山大学黄军就在我国主办的Protein&Cell上发表胚胎基因编辑论文后,笔者在科技导报上曾经以“暂缓编辑人类胚胎基因之伦理论证”为题表达本人当时的伦理态度。“暂缓”隐含着两层含义:出于医学目的之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不存在实质性伦理问题,可以得到伦理辩护,但在程序伦理上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当伦理讨论不充分、伦理准则和伦理审查缺失又监管不到位时,一系列不受伦理约束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有可能蔓延,最终危及这项被患者和社会公众寄予厚望的新兴技术本身。21世纪初的干细胞治疗从如火如荼到2012年“自查自纠”政策出台后的戛然而止就是前车之鉴。

  记者:您认为,2015年12月初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形成的声明是否足以化解基因编辑技术遭遇的伦理道德难题?请您就相关的共识声明,谈一谈未来亟需伦理学、哲学、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家们开展哪些相关思考和研究,为审慎推动这项技术在人类健康福祉的运用中“保驾护航”?

  张新庆: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开展跨文化的科学和伦理对话,探讨技术风险及相关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和国家管理规则和原则。这是科学共同体吹响了合乎伦理地开展人类胚胎基因技术的号角。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峰会、一个声明就可以有效化解基因编辑技术遭遇的伦理道德难题。事实上,在那些棘手的伦理难题上,同一个实验室的科学家的道德立场也可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人类尊严?什么是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这就是伦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显着特点。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伦理学反思和伦理论证可有可无,甚至成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羁绊。科学进步和伦理规范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科学家、政策制定者、患者、伦理审查委员会、学术期刊和媒体等利益相关者要广泛、充分地讨论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社会、伦理和法律影响,明确该不该做和如何做之类的问题,再制定相应的伦理准则和管理规范并加以严格执行。

  饱受伦理争议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为伦理学、哲学、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家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990年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启动以后,欧美国家、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均有一批学者致力于他人类基因组研究之伦理、法律和社会蕴含(ELSI),催生了基因伦理学这样的新兴学科,对基因决定论、基因专利、基因隐私之议题的深入研讨为哲学、法律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理由相信,以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新颖生物技术也会为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

作者简介

姓名:张清俐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彦)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