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真正的老龄化高潮将在2022年开始到来。
关键词:人口红利;人口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孩子;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增加;翟振武;政策实施
作者简介: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调整,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如何评价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人口、家庭和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独生子女政策是导致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吗?“全面二孩”又将如何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解放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
“十三五”放开全面二孩晚不晚
解放新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得到频频点赞。但对于政策出台的时间一直有多种声音,如有人认为,早就该全面放开二孩了;但也有人认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只隔了两年,似乎快了点。对此,您怎么看?
翟振武:“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基于几方面原因:
第一,生育政策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会虽没明确讲全面放开二孩,但“逐步调整完善”的说法意味着“单独二孩”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也意味着“全面二孩”政策是下一步的目标。如果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央曾经发出一封对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控制当时人口过快过猛的增长,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同时,公开信中说得很清楚,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只是一个暂时的人口政策,将来人口形势缓解了,就可以实行不同的人口政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年。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具体生育政策不是“永久不变”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不意味着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具体政策不变。
事实上,早在1984年中央就发了7号文件,对我国计划生育具体政策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当时提出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把生育政策定在一个群众能够接受、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当时我国农村生育政策实行了重大调整,此后,大部分农村实行的是一个半孩子的政策,即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话可以再生一个。在“单独二孩”政策之前,我国生育政策的概况大致是35%左右的人口实行一孩政策(主要是城市)、53%左右的人口实行一孩半政策(主要是汉族的农村)、约9.7%的人口实行二孩政策、不到1%的人口实行3孩及以上政策。正是在这种人口政策体系下,上世纪90年代我国生育率下降到了2.1水平以下,2000年以后稳定在1.7左右,目前在1.6左右。
第二,人口形势出现显着变化。
从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来看,之前的人口政策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7亿多人口的基数上,每年出生人数高达2700万—2900万,净增长人数高达2300万左右。而目前,我国人口总量为13亿多,年出生人数仅1600万左右,年净增人数大概650万—700万。相比上世纪60—70年代,人口增长率仅是当时的五分之一。目前人口净增长率为千分之5,这个数字已经和发达国家如美国、新加坡等基本持平。
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缩减、家庭小型化等现象出现,一些人口结构的负面影响显现。这些都要求适时地调整生育政策。
总的来说,我国生育政策要在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取得平衡。这次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比较及时的,也是循序渐进和具有科学性的。而从未来人口政策变化趋势看,“全面二孩”政策会相对稳定一段时间,这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