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蒋寅认为,承传、诠释和丰富古典文学的美学和文化价值,是每个古典文学研究者的责任。
关键词:古典文学;文学史;文化;诗歌;周刊;视角;文学理论;文体
作者简介: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文化和传统是决定一个社会价值观、行为取向和艺术趣味的重要因素,古典文学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着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蒋寅认为,承传、诠释和丰富古典文学的美学和文化价值,是每个古典文学研究者的责任。本期学术周刊邀请蒋寅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来探讨古典文学研究的特色与当代价值。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水平”
学术周刊:古典文学研究发展至今有哪些特点?在日益提倡传统文化的今天,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
蒋寅:像研究所有文学一样,研究古典文学也要具备很好的语言理解力、艺术感受力、文学理论修养及必要的历史知识,包括文学史知识。相比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古典文学研究还需要较高的古汉语水平和扎实的文献学基础。先师程千帆先生倡导的考据与批评相结合即文献学加文艺学的学术理念,就包括了上述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就新世纪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我觉得新材料的发掘、学术视野的拓展、时段和文体上研究投入的均衡和研究视角的多样化,是四个最突出的特点。新材料的发掘主要是在先秦简牍文书、唐代碑志、明清文学文献和域外汉籍等方面;学术视野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在域外的传播及对东亚汉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时段和文体上研究投入的均衡,首先表现为重前轻后状况的改变,一向较为冷落的元明清诗文和文学批评受到重视,其次表现为有更多学者开始投入研究骈文、传记、书信、日记等夙少研究的文体;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则突出表现在文学的文化研究方面,如文学与精神史、女性文学、家族文学、科举文体、地域和流寓文学等,都是近10年来引人瞩目的学术生长点。
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学术发展,数字文献和电脑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文献处理效率,加快了写作速度,学术成果数量递增空前。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数字文献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存在重复、因袭和混乱的情况,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古籍文献整理项目内容重复或意义不大,真正值得去做的基本文献和史料整理、工具书编纂,却跟不上学术发展速度;等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今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数字技术力量,在学科基础建设方面做更多工作,整体提升学术研究效率,减少学术活动的盲目性和粗制滥造的作风,使古典文学研究日益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眼下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向,仍不外乎是前细后广,但细要不琐而深,广要不粗而精,则非提高文学研究的技术水平不可。盲目追求数量,非但不能提升我们的学术实力,反而败坏中国学术的声誉。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当务之急首先要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水平。
学术周刊:您一直致力于唐代文学研究,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研究与其之前、之后的文学研究,在研究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蒋寅:总体说来,唐以前的文学研究都到了深耕细作、拾遗补阙的阶段,在人文学科的思想方法、研究手段产生革命性变化之前,不太容易产生较大的学术变革和突破性成果。但这绝不意味着学术渐趋缓慢甚至停滞,事实上近年唐代文学日趋深入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样含有大量新出土文献的碑志,就受到学界关注,均已获得不少考证成果,这方面的研究以陈尚君、胡可先为代表。唐诗艺术研究,以往集中在作家、时段,近年转向体裁史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以葛晓音的诸多论文为代表。文化研究方面,傅璇琮、吴夏平的文馆制度研究,尚永亮的流贬文学研究,戴伟华、李浩的地域文学研究,陈飞的科举文体研究,胡可先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研究,马自力的文人社会身份研究等,都是近年来较有创新和突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