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访 >> 综合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面临三大短板 ——访《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负责人张文忠
2016年07月05日 09: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园春 字号

内容摘要:《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负责人张文忠表示:我们主要侧重于解析宜居城市总体评价与6大维度、29个分指标的关系,研究宜居城市主观评价与现实宜居城市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评价指标;居民;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服务设施;中国青年报;交通;城市文化;城市宜;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宜居城市都有哪些评价指标?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对此,记者采访了《报告》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

  城市宜居指标应反映居民的真实诉求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宜居城市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理念?

  张文忠:具体来说,宜居城市包括六个层面的内涵,应该是一个安全、环境健康、公共服务方便、交通便捷、自然环境宜人、社会人文环境舒适的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应秉持五大基本理念:一是倡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城市自然环境的格局,确保城市经济的高效和稳定,促进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共享。二是追求以人为本。重视人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围绕“人”展开,城市管理要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三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活动应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四是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保护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城市历史和文化脉络,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五是重视城市的创新与包容精神。提升城市包容性,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建设创新发展平台。

  中国青年报: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是如何设计的?

  张文忠:结合宜居城市内涵辨析,在遵循全面性、层次性、科学性、动态性和中国城市特色性等基本原则前提下,我们构建了适宜于中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宜居城市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一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舒适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这个指标体系也是我们从10年前就一直沿用的。

  在统计完结果后,我们主要侧重于解析宜居城市总体评价与6大维度、29个分指标的关系,研究宜居城市主观评价与现实宜居城市建设的关系。因此,这份研究报告评价数据和结果充分反映了居民的意愿,是一份100%来自居民评价的报告。这样做的基本想法是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充分考虑居民对城市的感受。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难以测量或者技术上难达到的指标?未来是否会考虑加入其他指标?

  张文忠:在设计指标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难以测量的指标。例如,住房价格其实也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一因素比较复杂,对于没有房子的人来说,只有房价维持在其合理承受的范围内才算宜居;而对于有房子的人来说,房价越高,其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也越高。不同人群对住房价格因素的判断不一样。最后这类具有争议性质的评价指标就被舍弃了。另外,为了降低调查问卷的难度,指标设计过程中还精简了部分指标,尽量保留市民比较关心的核心宜居要素。

  未来有可能会加入其他指标。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随之适当调整,从而反映不同发展阶段居民的真实宜居诉求。比如在2009年,我们的宜居城市调查就没有考虑雾霾污染等因素,但在2013~2015年的宜居调查中就增加了这一指标。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是具有规划和政策导向作用的,并且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另外,很难判断城市人口数量多少这一因素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我坚决反对把经济因素纳入宜居城市评价中。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刘远舰)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