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人文东北 >> 东北学人
密切跟踪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生活方式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热点 ——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王雅林
2016年01月27日 14: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杰 字号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和显示其重大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就这一议题采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会名誉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雅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请您结合当前现实谈一谈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一下我国生活方式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性表述生活方式概念:生活方式是社会的生活资源有效供给和个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在互动生成中所形成的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和意义追寻的行动体系。

关键词:生活方式研究;王雅林;需要;中国社会科学网;学科;研究方法;生活方式是;美好生活;生活活动;文化

作者简介: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和显示其重大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就这一议题采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会名誉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雅林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请您结合当前现实谈一谈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一下我国生活方式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是我国从无到有开辟的新兴研究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核心的“中国梦”的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不但需要凭借社会创造的丰富物质、精神生活条件,同时也必然是每个生活者自觉构建的过程,而这方面的问题正是生活方式研究的课题。简单地说,生活方式研究在“美好生活”的构建中将发挥四个功能,即价值导向和意义建构功能、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功能、生活主体的自我调适功能以及为社会良性运行提供“软动力”的社会功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百年梦想”,但民族复兴伟业的标志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增长上,也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上,从更深层次看,体现在中华儿女所展现的生活方式“魅力度”上。只有当我们中华民族展现出高度的生活文明之时,才能真正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也只有我们的建设事业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层面之时,才能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另外,在社会经济资源供给水平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建构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困惑和难题,所有这些都对生活方式研究提出了客观需求。

  我国生活方式研究始于1981年,从一开始就是把它作为实现现代化题中之义的问题提出来的,其后的研究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也有了大量学术积累。近年来,生活方式研究在学科理论构建,以及在休闲、消费、家庭、网络生活等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新进展。从事生活方式研究的不仅有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等多学科学者,还有企业界从“供给侧”角度对快速多变的生活方式新潮流做出的敏锐观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草根”大众中用他们的健身、养生、微信、回归传统文化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等“行动语言”谱写着生活方式篇章,这些都表明生活方式研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需求。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彦)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