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1月14日,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社科机构的学者参加会议。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 武勇/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武勇 通讯员 周武)11月14日,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社科机构的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申群喜教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山市社科联主席胡波主持。
陈东表示,海派文化和香山文化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希望今后两地可以携手,共同发掘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时代价值。
薛潮在讲话中对中山市的社科工作表示赞赏。他表示,中山市用城市品牌讲好中山故事,从大文化角度对中山人文资源的活化利用,文化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特别是中山市尊重、团结了一大批孙中山研究专家,汇集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建立孙中山资料数据库,他们的社科工作非常值得学习。
在会议研讨环节,上海社科院熊月之研究员认为,上海给香山人提供了新舞台,香山人给上海提供了新元素。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香山文化和海派文化完全同构,都是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区域文化,均为遇到西方文化以后,经过交流、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化。尽管香山文化形成较早,上海比较晚,但发生逻辑完全一致,都是从海外贸易开始。在较大的地域之内,两个文化都不是地域文化的中心,在传统文化领域处于边缘地位,对外来文化排斥力不强,因此这里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实践理性最容易滋生、增长。从文化自觉角度来看,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都是中国在不自觉进入全球化时代后中华文化自发性调适的产物,是文化自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变革先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虞和平研究员认为,香山文化和海派文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很独特的两个区域文化,双方关系密切,非常值得深入研究。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行北迁,香山人是进入上海的主要人群之一,他们为海派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新元素。
中山大学李吉奎教授的发言中,对上海发展初期广肇公所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清末旅沪粤商达到17-18万人,上海一度被称为“小广东”。广肇公所成立于1872年,由于广肇公所成立初期的核心是香山买办,公所所承载、传播的文化实际也是香山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肇公所移民及后代逐渐融入到上海并落地生根,成为上海居民的一部分。他们带来了包容、冒险、趋新的精神,也成为国家近代化的积极参与者。以香山买办为主题的广肇公所所体现的香山文化是如何成为海派文化组成部分,并最终融入海派文化这段历史,仍值得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杰研究员认为,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的北移,香山人开始到上海去创业,香山文化、海派文化及其和中西文化融汇的结晶,都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载体。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廖大伟教授作了题为“近代上海西洋音乐会与慈善义演”的发言,他通过梳理近代上海西洋音乐会与慈善义演的关系,深入探讨海派文化的形塑历史。
湖南师范大学周秋光教授,《近代中国》编辑部主任、上海社科院陆兴隆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宋钻友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上海大学竺剑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张金超研究员,上海大学博物馆郭骥研究员,上海图书馆黄薇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曾欢玲、罗兆麟分别围绕香山文化、海派文化的史事、史料、人物以及内在联系进行了发言。
闭幕式上,申群喜和陈东相互赠送了礼品。
胡波从五个方面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条件简陋、气氛友好;时间紧迫,内容丰富;话题集中,讨论深入;规模不大,起点很高;初试蹄声,未来可期。与会学者讨论热烈,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希望今后能通过两地文化的深入发掘,为中国区域文化的研究提供新角度、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