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关注 >> 高校 >> 高校新闻
做健康卫士 守一方净土
2020年02月26日 11: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韩育哲 字号

内容摘要:中国社科院大学医务室负责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学观察指导组组长王小斐,自1月22日接到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防疫任务后,紧急响应、积极应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韩育哲)中国社科院大学医务室负责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学观察指导组组长王小斐,自1月22日接到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防疫任务后,紧急响应、积极应对。她深知,自己的岗位虽然不会直接面对患者,但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医务室就是最前线,医务人员就是冲锋的战士。必须与时间赛跑,才能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时间赛跑

  面对疫情,王小斐分秒必争。当天就传达精神、安排分工、落实制度,连夜起草《中国社科院大学医务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预案》《中国社科院大学医务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消毒指导》《中国社科院大学医务室防控新型肺炎隔离观察室的设置》等办法,并组织工作团队制定了疫情上报流程、隔离预案、物资保障方案等10余份工作方案。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规范、科学、可操作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了排查、跟踪随访、隔离观察等工作得以科学高效进行。当除夕第一名学生返校,我校各部门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将其隔离安置,高教园区惊叹我们是打了一场有准备之仗,建议其他高校向我校学习。

  打防疫战就是打防疫物资保障战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医生,王小斐意识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想打赢这场战“疫”,必须有充足的防疫物资做保障。按照王大夫的部署,校医务室即将返校的医务人员超前计划采购了84消毒液、口罩、体温计等一批防疫物资,并将其合理分配、指导大家科学使用,既有效避免了日后防疫物资紧缺,又减少了大量采买防疫物资带来的风险。随着疫情日益严峻,校医务室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能够确保我校防疫物资的供应。截至目前,共计向各部门发放口罩30000余只,体温计200余支,测温枪20余把,一次性手套近15000副,免洗洗手液650余支,酒精近500L,84及次氯酸钠消毒水近150桶,双氧水近600瓶。

校医务室储备间一角 通讯员/供图

  我是党员我先上

  为了让医务室的其他员工能过上一个团圆年,前期工作基本都是王小斐一力承担。清点并整理现有防护物资、建立留校学生微信群、往返奔波于学校三个校区(学区),把防护物资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学校安心过年;联系各校区(学区)保卫和物业部门,将校门严格管控;第一时间在良乡校区设立隔离观察室,按相关规定规范隔离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王小斐带领其他校医务人员一边认真学习诊疗指南、规范操作,为现阶段及开学后抗击疫情做好充分准备,一边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引导师生理性对待疫情;一边承担着隔离区的筹备、管理、消毒,指导和监督各校区(学区)的防控防疫工作,一边参与研讨各类防控预案和防控流程,建立起校医务室与各上级单位、其他部门的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一边要照顾、引导在校生的身心状况,一边要敏锐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向指挥部上报并建言献策。作为一名“老”党员,急难险重,她总是身先士卒,这应该就是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看望良乡校区被医学隔离同学 通讯员/供图

  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两手抓

  为了避免聚集性感染,校医务室目前不开诊,王小斐考虑到方便留校学生日常用药以及学校一线防控人员的防护,在报防疫指挥部批准后,为每位留校学生及一线工作人员发放了装有常用感冒中成药和使用频率较高的下火药、眼药水等的爱心小药包,以及熬制好的新冠肺炎预防用中药液。

为在校生和一线教职员工发放爱心小药包和预防新冠肺炎中药 通讯员/供图

  医者仁心。防控疫情固然是现阶段最重中之重的工作和政治任务,但作为医务工作者,王小斐心里装的还有一些特殊群体,那就是离退休的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同志们,他们本需要经常性来医务室寻医问药。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离退休老干部拿药的困难,牵动着指挥部和校党委的心,也成了王小斐的心上事。指挥部决定离退休老同志在微信群里提供用药需求和地址,校医务室根据需求把药分装好,离退办再用快递送到家。最大程度杜绝老同志因坐车取药可能产生的风险。这一举措获得了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由衷称赞学校的这一举动贴心、暖心!

    给离退休老同志分装药品(左图)离退休老同志赞美校医务室和离退办的诗(右图) 通讯员/供图

  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王小斐身兼数职:对每位返校人员进行发热筛查和流行病史询问,并做好详细登记;对有就医需要的留校学生,亲自到宿舍查看,给出诊疗意见,让学生在校园疫情封闭期间留得安心、住得舒心;防护物资入库出库时,她又成了包装工和搬运工。医务室事务繁杂,但她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展现了一名医务人员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的专业素养。

  白天不懂夜的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眼中的她是一名医生,脱了白大褂,她也为人妻、为人女、为人母。作为医生和妈妈的双重角色,一边是学校的学生,一边是自己的孩子,尤其二宝才刚刚2岁,对于她来讲,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非常时期,她只能义无反顾地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照顾感冒的二宝,她把73岁的老母亲接到家中帮助爱人搭把手。自从学校战“疫”打响,她本人至今没有休息过。每天她回去,孩子已经睡了;早上她离开,孩子还没有醒来。“二宝好多天都没有见到过我了”,她惭愧地说,“老母亲也是不放心,时常打个电话过来想听听我的声音,而我不是在忙就是不方便接听,开始她特别揪心,最近老人家也习以为常了”。王小斐愣是把自己和孩子活成了太阳和月亮,“白天不懂夜的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坚守,才有学校这一方净土。

 

作者简介

姓名:韩育哲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