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提出,到2035年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的文化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引领。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程来看,应努力实现文化产品民族特色与时代特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领生活与关怀生命的有机统一。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与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碰撞交融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提出,到2035年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的文化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引领。
目的之维:文化软实力取决于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加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就是要在思想观念上鲜明地亮出并坚持我们自己最核心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从根本上讲,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文化的底蕴——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担当,不仅切实巩固了我国的物质基础,而且有效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思想战线斗争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和攻击,是以西方价值观念、制度文化和思想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这表明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性作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注重传统节日对民族情感的聚合作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价值。这是新形势下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