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6年多来,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开展了哪些有益探索?取得了哪些成绩?本报记者深入湖北省建始县当阳坝村、江西省井冈山革命老区神山村以及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新宁县实地走访,通过与当地扶贫干部、村干部和脱贫户的直接对话,感受精准扶贫政策给中国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就如何引入伦理范式以克服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实践困境,以及精准扶贫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自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发文安排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建始县以来,该校在建始县探索并推行了“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帮助建始县先后解决了多个产业发展顽疾,引进了高山蔬菜、玉米、饲料油菜等新品种20余个,还推广了“高山蔬菜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甜柿栽培技术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体系”“枸杞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截至2017年,当地“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已经成功培育出建始魔芋、猕猴桃、高山蔬菜、茶叶等5个过亿元的产业以及景阳鸡等5个过2000万元的产业,精准扶贫的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4.52亿元,产业发展累计带动17061户68561人实现脱贫。
2019年12月26日,记者跟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驻湖南省新宁县分水村扶贫工作队,前往分水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察看种麻培育情况。基地所在位置海拔1800米,山上大雾、极寒,树上挂着冰凌。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种麻长势很好,可以满足2020年春节前后村民的种植需求。
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有个神山村,村子不大,有溪水潺潺绕村而过。2019年12月29日,记者跟随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颜清阳来到神山村,真切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发挥智库优势 合力定点攻坚——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办主任王晓霞
2015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关注精准扶贫的伦理范式——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何绍辉
精准扶贫在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当前,在突破这些困境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技术治理的视角,而相对忽视了精准扶贫中伦理的重要性。围绕精准扶贫中引入伦理范式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何绍辉。
产业扶贫是脱困的根本途径——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副主编尧水根
产业化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一体两翼”的重要内容,也是使贫困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如何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选择最佳的产业扶贫模式?如何使贫困人口持续受益,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围绕产业扶贫模式及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副主编尧水根。
精准扶贫研究不断深化——访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学界围绕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制度设计、脱贫实践、脱贫成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
走中国特色“脱贫”之路——访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瑞敏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提出的治贫新模式,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最新探索。记者围绕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精准扶贫的含义及其体现的制度优势,采访了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瑞敏。
精准扶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扶贫领域的现实要求和具体表现。记者围绕精准扶贫的内涵、精准扶贫研究及其未来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向德平。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