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近日,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和上海高校心理咨询与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时间响应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针对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工作部署,在上海市高校中第一批开通面向全国的心理咨询电话热线。
攻坚克难筑牢社会心理服务防线
1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接到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国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的任务后,六位身处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中心成员,克服各自困难,于1月29日联络上海师范大学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奉贤海湾兄弟院校心理咨询师和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共30人,组成心理咨询师团队。
远在新疆探亲的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吴燕霞牵头组建心理“防疫”咨询师工作团队,组织了热线开通前的全体成员在线培训。克服上海、新疆两地的日照“时差”,坚守心理热线电话并统筹每天的心理“防疫”总值班。
远在英国访学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刘世宏积极报名参与邮件值班,克服8小时时差,按时上网查收邮件、回复求助邮件,准时参加值班日的电话工作例会。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周圆主动克服独自照顾老人、孩子生活的困难,参与热线服务。值班期间逐一研判求助邮件,予以共情、理解。给予学生寻求各方资源、情绪改善、认知调整等方面的专业建议,指导求助学生缓解焦虑、无助的情绪。
专业知识保障心理咨询工作开展
考虑到团队成员中大部分咨询师是第一次参与重大疫情心理“防疫”咨询工作。经过精心筹备,团队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岗前专题培训。培训围绕心理援助热线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的工作特点、处理情绪问题和现实困扰的工作重点、保密和确保安全的工作伦理、轮班工作和及时督导的工作设置等内容展开。在培训过程中,曾有过重大公共应急事件咨询经验的咨询师重点分享了汶川地震、非典期间的咨询经验。
心理“防疫”热线的运作方式遵守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规范,每一次电话接听、每一封邮件回复都需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由当天值班咨询师填写统一的工作记录表,待每天热线工作结束之后,召开微信音频会议,汇报当日热线工作情况,回顾并讨论案例的应对方式,不断提升心理热线服务质量。
绝大部分咨询和问题主要通过邮件的形式进行,心理“防疫”咨询师工作团队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查看并回复邮件,保证邮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在线进行心理“防疫”答疑,为来访者提供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和危机干预,促进了更多心理自助常识的普及,为稳定社会心态、维护心理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徐欣颖表示,工作中曾阅读到一封求助邮件,根据丰富的经验判断学生目前已有身体不适的情况,立刻用热线电话回拨学生,强调积极就医,明确诊断也是缓解目前焦虑情绪的重要途径,在获得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与学生所在学院辅导员联系,协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和奉贤海湾高校部分专职咨询师也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防疫工作团队的主要成员。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刘湘林提出,接到求助热线电话时,求助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她采用支持性咨询的策略,帮助学生平静下来,重新看到希望。心理“防疫”咨询师工作团队成员易培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职咨询师,目前身处湖北武汉。她表示,在心里咨询时应做好换位思考,安抚求助学生因疫情产生的心理困扰。
运用新媒体打赢防疫心理战
心理“防疫”咨询师工作团队成员运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以专业视角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解读疫情背景下的特殊心理状态。
咨询师工作团队成员赵欢欢、乌阿茹娜老师撰写《面对疫情,考生如何做好心理防护》,罗俊龙老师和殷悦撰写了《有一份宅家指南,请查收》等,乐嘉立老师撰写《“双黄连口服液”背后的焦虑》等。另外,心理调适相关科普文章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儿童、青少年和大学生居家应对疫情做好心理调适指导。自除夕以来,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吴念阳教授领衔的工作团队,将儿童绘本制作成了一系列音频、视频,并通过“大带小”微信公众号推送给读者,为居家防疫的儿童提供更好的陪伴。
疫情的突然来袭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身心的考验,我们不仅要打赢医疗战,更要打赢心理战。上海师范大学心理“防疫”团队一直坚守在心理防疫的第一线,密切关注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要正视疫情,积极应对,携手同行,才能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