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人文西南 >> 学术讲坛
对话学者: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如何突围?
2020年02月17日 19:21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刘志杰 字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如何突围?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方面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挑战,转型突围?本期《问计高质量发展》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为疫情之下的中小企业“突围战”出谋划策。

  □记者 刘志杰

  1

  政府如何应对疫情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需根据疫情防控和政策对冲以及经济活动恢复等因素来判断

  ●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恢复生产、恢复经营是关键

  ●四川对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实和实施效率也很重要

  记者: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是什么?

    陈春花: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多专家都给出了预判。从宏观角度看,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影响,短期内有可能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从中观角度看,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受到的冲击最大,而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按照恒大研究院的报告,7天春节长假,仅电影票房、餐饮零售、旅游市场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而对于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我们既要承认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承受这方面的压力;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会保持增长。

  记者:中小企业会受到哪些冲击?

    陈春花:疫情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年后开工第一天,全民迎来远程协同办公时代。根据钉钉提供的数据,2月3日,有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所以对于医疗医药、健康保险、在线、大数据、智能以及与此相关的业务模式的企业,都会有比较正向的促进影响,而且会持续推进发展。

  但对传统企业,尤其是依重于线下、业务单一、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这一次冲击很大。影响会持续多久,需要根据疫情防控和政策对冲以及恢复经济活动等因素来判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此次疫情波及面大,对行业、产业和产业生态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因为疫情突然来袭,中小企业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策略上,都没有任何准备,一些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会断裂,所以目前全国都在关注中小企业。

  记者:和其他地方一样,四川出台了十三条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陈春花: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的诸多危机与挑战,政府和中小企业应一起发力。根据既往经验,财政政策主要是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货币政策主要是总体保持稳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适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企业。

  我不是做宏观研究的,但因为在企业工作时间比较长,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应对这次疫情,可以适当减免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的增值税,降低相关的所得税,给予受损行业的企业一定财政补贴。也要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假期及推迟复工期间的薪酬支付由企业合理安排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复工后大幅裁员的现象出现。另外,还应加大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的所得税抵扣,鼓励社会捐赠。银行方面可以考虑给予企业在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探讨如何在贷款、金融等相关领域给予帮助。如何尽快恢复生活物资的供应,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与生活的恢复,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也需要政府多维度地展开工作。

  记者:四川的政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陈春花:在目前的基础上,可以再加大针对四川中小企业特点的,并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相关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恢复生产,恢复经营是关键,所以四川还需要在恢复生产、恢复经济活动、增强市场活力方面下力气。创造好的经济环境,才是中小企业存活下去的核心。

  另一方面,政策落实和实施效率也很重要,疫情影响主要会集中在第一季度,如果政策落实和实施延后,很多中小企业也许熬不过去第一季度,我非常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快速推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这个最难的一季度。

  2

  疫情下企业如何自救?

  ●要坚信企业发展是最重要的,企业自我成长要力争不受环境的影响

  ●拥有良好现金流的中小企业在迅速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加法”

  ●在外部市场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行动还是要从内部开始

  记者:不少中小企业对此忧心忡忡,但焦虑是没用的。

  陈春花:疫情带来的影响的确让人焦虑,但当下拿出积极的心态应对是最重要的。要认识到环境只是一种经营条件,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环境,还有企业自身的调整。要坚信企业发展是最重要的,企业自我成长要力争不受环境的影响。我们看到已经过去的2019年,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自我调整发展模式,转型业务及增长方式,但从这次疫情来看,我们还需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更坚定地开展自救之旅。

  记者:当下中小企业自救最需要做什么?

  陈春花:中小企业自救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住现金流。只有确保现金流,才能确保竞争力。面对疫情,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缩减费用、剥离不良业务、杜绝亏损及没有质量的增长,一些还未产生价值的业务可以先停下来,亏损的业务一定要停掉。

  而对于拥有良好现金流的中小企业,我建议在迅速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加法”。“加法”就是关注真正的顾客价值,并创造顾客价值。在疫情中需要非常清晰的方向判断、足够强的勇气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更需要理性决策。如果能在危机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增加投入,之后所获得的增长将是无法估量的。

  对此,在外部市场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行动还是要从内部开始。第一,内部挖潜,以保证现金流不断。第二,要和员工建立共识,强化信心,共克时艰。第三,要寻找合作共生的机会,比如西贝莜面和盒马鲜生的合作。第四,创新业务,寻求恢复经营的可能性。比如,眉州东坡餐饮店疫情下没什么人就餐,就转型卖菜,既能帮助服务社区群众生活,又可以让店员有工作,减少公司损失。

  记者:这个过程中,企业如何做才能更好突围?

  陈春花:我觉得需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开启行动。第一是效率制胜。面对巨大危机,同样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快、做得早就会变得主动;不同的事情,你提早布局、布局早就会获得先机。典型的例子,某家保险服务公司快速推出一款适用于新冠肺炎受影响者的专属产品,受到欢迎,公司也提升了企业好感度,还提前实现了数字化的深度转型。

  第二是模式创新。在危机中,活下去是关键,而能够活下去,其中一个出路就是模式创新,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模式都需要创新。比如,疫情之下出现巨大的远程办公和协作需求,企业微信、钉钉、飞书都立即采取针对疫情提供特定功能等新业务模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自然也获得了巨大商机。

  第三要改变经营思维,要“以‘我’为主”。在顺境中,大部分企业习惯性用“对手”来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而在危机中,你只要把自己做好,你就活下去了,企业必须想办法去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敢于面对危机、快速应对、激活自我的企业,会获得一个特殊的发展机遇。

  记者:受疫情影响,有不少企业选择远程办公。这期间企业需要注意什么?

  陈春花:组织管理中,最怕的情形之一就是“组织懈怠”,延长的假期有可能就会带来“组织懈怠”。如何帮助员工收心,如何帮助员工安定自我,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是组织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的做法有启示意义。该公司明确通知全员进“战备”状态,通过“三在”(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三补”(补齐2019年未完善的总结分析,补充完善2020年战略落地工作的思考,补足平时没时间做的反思),“一研究”(提前研究2020战略落地工作部署,特别是上半年的工作方案),“一提升”(提升个人能力,研习专业课程)等做法,开启“在线工作”模式。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新开工”模式。

  3

  疫情带来哪些启示?

  ●危机时刻,往往也正是企业自我激活的最佳时机

  ●企业要真正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一家拥有数字化技术的公司

  ●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有双业务模式,来与不确定共处

  记者:疫情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出行、沟通以及工作行为习惯。还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陈春花:经此疫情之后,估计会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机会,除了新工作模式之外,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第一,智慧城市。围绕智慧城市运行的相关领域,会产生新的商机。第二,在线模式。在线模式将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消费端,线上娱乐、游戏、教育、知识付费等,都会有很好的发展。第三,大健康领域。卫生、医疗、保健、保险,大健康领域将蓄积更大的发展能量。第四,线上线下融合。无论是零售业,还是围绕着商业所展开的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等领域,都将会有机会。第五,AI与大数据领域。AI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嵌入的领域同样会带来新的可能性。

  记者:这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陈春花:危机时刻,往往也正是企业自我激活的最佳时机。如果企业还依赖传统模式发展,不做出根本转变,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如果能够把危机转化为自我变革、寻求新发展的契机,将会迎来新生。

  把危机变成发展契机,我认为企业需要做出以下变革。

  第一,数字化变革,要拥有数字化能力。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真切感受到在线模式的价值。人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要在线获得信息、交流、解决生活问题,整个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前对很多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口号,经此疫情企业要真正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一家拥有数字化技术的公司,无论是你的商业模式,还是你的组织运行模式,都变成数字化模式,这是所有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二,发展模式变革,实现共生价值成长。今天企业发展的环境变了,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再是传统的线性、可连续的,而是非线性的、非连续性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复杂性才是基本特征。因此,企业发展模式要从竞争模式转向共生模式,要从规模增长转为价值增长,用创新驱动增长而不是投资驱动增长。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有双业务模式,来与不确定共处。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核心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如何创新价值空间,协同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

  第三,组织管理模式变革,领导优于管理。管理更多关注预算与计划、职责划分与权力界限;领导则更多关注方向与目标,如何联合组织成员,如何激励和鼓舞人们去实现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卓越的领导力带来有序与高效,而一味在意管控与权限,则会带来混乱并贻误战机。面对此次疫情,企业要进行反思,变革封闭的、僵化的组织状态,变革管理者画地为牢、管控为主的管理习惯,训练管理者真正发挥领导职能,提升组织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第四,工作方式变革为智能协同。新的工作方式可以让组织成员更具创造力,让企业能够动态应对变化,更高效地创造价值。实现智能协同的工作方式,核心是精简组织结构,让组织成员可以更贴近顾客和价值伙伴成员,这就要求企业对传统的、内化的组织结构进行彻底变革。

  第五,公众沟通模式变革,注重“私域流量”的影响。这次疫情可以让大家更理解到传播的力量,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私域流量”的影响力,企业要真正转换传播沟通的方式,升级自己对于新的媒介技术、新的传播技术的理解,确保自己跟上消费者变化的步伐,以及技术变化的步伐。

作者简介

姓名:刘志杰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彦)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