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关系学 >> 国际组织
推动机制建设 促进金砖国家合作
2019年12月13日 14: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成志杰 字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下简称“金砖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部长级会议为支撑,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等数十个领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架构。其中,金砖机制建设最为典型的标志是成立新开发银行,它是金砖机制制度化和组织化的主要标志。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认可了新开发银行的扩员进展,希望尽早适时就银行扩员问题作出决定。但是,金砖机制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可以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协调、打造“非正式对话机制+正式约束机制”的复合机制模式以及践行“金砖+”模式三个维度推动金砖机制建设。

  构建以新兴大国协调为核心的金砖国家治理型机制。金砖机制的发展,首先还在于金砖国家的共识。金砖机制是以大国为主组成的合作机制。因此,借鉴历史上欧洲协调的经验,金砖机制坚持的是新兴大国协调。可以说,新兴大国协调是金砖机制的核心所在,也是推动金砖机制发展的根本所在。

  金砖国家平台较少关注安全问题,主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因此,金砖国家协调可以构建成寻求以功能性议题为导向的“积跬步”式合作的新型大国协调。自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诞生以来,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国际机制类型主要有统治型、管理型、治理型和共治型;同时,依据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演进,国际机制也可以分为统治型、管理型、治理型和共治型。其中,统治型机制主要指通过暴力方式进行支配的国际机制,管理型机制主要指通过制度方式进行约束的国际机制,治理型机制主要指通过协调方式进行合作的国际机制,共治型机制主要指通过协商方式进行治理的国际机制。历史中,英国建立了统治型机制,美国建立了管理型机制;现实中,治理型机制正在成为主导;未来则有可能参考欧盟的共治型机制。历史的演化、现实的逻辑都显现了治理型机制在一定时期内的必然性。

  金砖国家之间的新兴大国协调实质是多元协调,这契合了以多元协调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因此,可以将金砖机制打造成以新兴大国协调为核心的治理型机制,这正符合治理型机制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主导型机制的现实,将会深刻塑造金砖国家间的关系和机制建设。

  打造以“非正式对话机制+正式约束机制”为基础的复合机制模式。金砖机制整体从形式上可以说是非正式机制和正式机制的复合,特别是在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成立以后。金砖机制中的绝大部分是非正式机制,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正式机制,包括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以及相关的协议、条约、谅解备忘录等。金砖机制这样的机制实践,符合金砖国家在机制内寻求自主性和保持机制可信性的需要,体现了以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新趋向。

  伴随着金砖机制在部分领域对实质合作需求的提高,制度化和组织化是必需的。这意味着需要提高机制的专业化水平,因为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合作的效率。因此,需要加强金砖国家在专业领域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以提高机制在专业领域的合作效率。这就意味着金砖机制的正式机制将增多。而且在机制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后,机制建设需要从内涵上进行提升,多一些制度化和组织化的机制。

  更具体地讲,金砖机制目前的模式可以说是“非正式对话机制+正式约束机制”的复合机制模式。其中,非正式对话机制是金砖机制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机制,其中的核心是领导人会晤机制,其次是部长级会议机制,以及其他各层面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正式约束机制已经有所发展,主要体现为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其中新开发银行是制度化和组织化的正式约束机制,应急储备安排是制度化的正式约束机制。对金砖机制来说,“非正式对话机制+正式约束机制”的复合机制模式,既可以提高机制的灵活性,又可以保证机制的可信性。其中,非正式对话机制可以保持机制的灵活性,正式约束机制可以增强机制的可信性。

  践行以扩大朋友圈为关键的“金砖+”模式。2010年12月,南非加入“金砖四国”合作机制具有标志性意义,不仅实现了成员国的扩大,而且增强了机制的代表性,使金砖机制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性质的机制。随着金砖机制影响力的扩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提出希望能够加入机制,如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埃及、土耳其、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国都表达过类似的想法。因为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加入金砖机制意味着获得一种政治地位。对此,巴西前外长安东尼奥·帕特里奥塔曾表示,将来可能会考虑以“BRICS+”的形式接纳新成员。为了扩大金砖国家与机制的“朋友圈”和影响范围,中国2017年开创性地提出了“金砖+”模式。从内涵来说,“金砖+”模式可以看作是帕特里奥塔提出的这一模式的拓展和深化。

  中国提出的“金砖+”模式已经不同于帕特里奥塔的“BRICS+”形式,其内涵得到了更大扩展,可以采取包括“金砖+新成员”模式、“金砖+区域”模式、“金砖+国际组织”模式,甚至是“金砖++”模式等;或者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在机制下属机构(如新开发银行)架构下吸收新成员国。对此,不少新兴市场国家表达了参与新开发银行的想法,俄罗斯甚至提议希腊加入该银行;2016年,新开发银行开始探索扩员问题,并于2017年发布了《新成员加入的条款、条件和程序》;2019年,新开发银行扩员取得一定的进展。因此,“金砖+”模式可以打造金砖机制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同时,其他金砖国家大都赞同中国提出的“金砖+”模式,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合作对象。这意味着“金砖+”模式并不意味着实际主体的扩大,可以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机制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满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诉求,获得一定的参与感。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第十一次领导人会晤期间所讲,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也表达了弘扬多边主义、加强战略沟通的想法。金砖国家将共同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推动其机制化建设。其中,加强新兴大国协调、构建复合机制模式和拓展“金砖+”合作是金砖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将会推动金砖机制的大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GJB01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

姓名:成志杰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陈茜)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