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开展智库交流合作,有助于深化互信、凝聚共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为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建设提供了宽广舞台,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建设新型外交智库,须把握如下四个关键点。
一要加强理论创新,增强战略思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构思、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为研判形势、谋划战略、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是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的使命职责。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必须客观求实地研判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新型外交智库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立足于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于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围绕国际形势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要善于“古为今用”,传承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同时善于从我国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中寻求智慧,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专业支撑和丰富滋养。还要善于“洋为中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国际关系学研究成果。
二要聚力咨政建言,做好“二轨”外交。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要“不畏浮云遮望眼”,要能审时度势,对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变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对形势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问题的方向和走势,进行准确的战略判断,避免误判。
要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利益,以我国外交阶段性目标、任务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客观分析机遇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与方针、策略。深入研究热点、难点问题,要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站在最前沿、把握新动向、提出新思路、研提新建议。要能提出富有前瞻性、战略性、有创意、可操作、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中央外交决策当好参谋。
新时代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工作是立体、多元的,外交智库的研究与活动涵盖了外交工作的方方面面。新型外交智库的职责和使命不仅在于服务于一线外交,通过国际交流发挥特殊作用,而且还在于完成政府不便直接出面的“一轨半”或“二轨”外交任务。这里既有双边外交任务,也有多边外交使命;既包括交涉、磋商,也涵盖沟通和摸底。
三要推进公共外交,引领舆论走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民众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外交对策等议题十分关心,说明我们的外交有民意基础。在中外文化交流进程中,有必要增强公众对中央外交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使大家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外交工作奠定社会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智库任务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责无旁贷,必须深入研究公共外交的沟通艺术,深入浅出并行之有效地积极引导广大民众正确认识国情,理性观察世界,努力培养和构建开放、包容、平和的国民心态。
要在国际舞台上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步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同以往,有必要重新规划和践行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同国际智库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争取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角度与方式来表述,增信释疑,求同存异,相得益彰,相向而行。
四要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学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苟利国家生死以”,智库研究必须践行“忠诚、使命、奉献”的中国外交人员共同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备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使命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内外兼修,打造外交研究一流人才队伍。我国现在的国际问题研究人才分布不够均衡,须综合平衡“库”多“智”少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外交所遭遇的问题越来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涉及譬如极地、网络、深海、外太空等新的疆域。外交智库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才能不断拓展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致力于培养中青年研究骨干,使我国的外交智库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外交研究是一个长期、艰苦、细致的过程,必须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刻苦钻研、潜心治学,才能真正有所建树。近年来,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今后应践行“勤俭办外交”、节约办研讨,力求避免内容上的简单重复,练好“内功”,产出原创性、高质量成果。
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从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大有可为的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恰逢难得的历史机遇,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同时通过交流取长补短,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