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和优越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出了以下研究成果。
全面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
操奇 孟子硕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从理论上搞清楚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生成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段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对此作深入的分析,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领导主体、创造主体和时间起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和创造主体——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拓、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党的政治领导指引明确的政治方向,党的思想领导确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组织领导统领先进的组织建设,党的社会领导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和实践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制度建构和确立的主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一直在为制度的建构和确立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对制度和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和评价。此外,人民群众还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完善的主体。从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到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人民公社制度,再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创立村民自治制度,他们一直以强烈的使命感、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国家制度的主张并付诸实践。党不但把这些主张和实践贯穿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着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党继续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从方法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也是党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任务中,把这一法宝发扬光大,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它灵活地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中国的制度、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治理与中国独特的国情、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时俱进,稳步走向完善。
从根本动力和逻辑转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成以后一直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其根本动力就是党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革新”。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创新革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转换:从“摸石过河”到“顶层设计”的转换。改革开放之初,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照搬,也没有既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局部试验为样本,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并在全国推广,开始成为制度生成的重要逻辑。进入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更加需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迫切需要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然后放到地方和基层进行试验,进而再回到顶层设计的框架内不断改进,并最终上升定型为新的、更加成熟完善的国家制度,最终全方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机制研究”(17YJA710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研究员;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