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对话人及其教育建构
2020年02月27日 09:26 来源:《教育科学》2019年第4期 作者:安世遨 字号
关键词:教育建构;对话教学;学校教育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应从构建对话体制、实施对话教学、开展对话管理、修炼对话审美、铸就对话生活、建构对话公民等方面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再造,以形成一种对话教育,用对话教育去建构对话人。

关键词:教育建构;对话教学;学校教育

作者简介:

  摘要:当今时代是对话的时代,当代人具有强烈的对话诉求和显着的对话特征。"对话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对历史上各种人性学说的整合包摄,更与当代哲学取向相契合。对话人具有一系列新的人格素养和特质,它是具有对话意识与能力、生成对话理性、展开对话人生的人。建构这种新时代的对话人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应从构建对话体制、实施对话教学、开展对话管理、修炼对话审美、铸就对话生活、建构对话公民等方面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再造,以形成一种对话教育,用对话教育去建构对话人。

  作者简介:安世遨,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公共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CKS020)阶段性成果。

  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一切教育行为都应建立在对人本身进行研究与判断的前提假定上。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呈现出不同的需要和人性特征。不同的人性特征既规定着教育的不同目标,也成为实施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依据。当今时代是对话的时代,当代人具有强烈的对话诉求和显着的对话特征。“对话”一词博大精深,它既是一种态度、一种关系,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意识和哲学观,还具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四位一体本性,它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植根于信息时代的境况,依托于对话的深意,一种全新的人性假设———对话人假设应运而生。对话人就是具有对话特质和品性的人,是在对话中存在和发展的人。对话人既是人的一种主体特征,又是一种新的人性学说。分析对话人的时代依据,揭示对话人的人格特质,指明对话人的建构路径,能够为当今新时代的教育提供新的人学理论依据,为当代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指明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一、时代催生对话人

  新时代的显着特征是全球性、即时性、在场性和全息性。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一体交融,加之交通、通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趋近和缩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每个人的一个独特事件都可能为全球“村民”所知晓和关切,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行为都可能对世界产生影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事件都可能演变为全球事件,许多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危机、核武威胁、恐怖袭击、传染性疾病频发等也异常突出。即时性就是指世界各地的事件是即时发生、即时知晓、即时影响的,此三者的时间间隔几乎为零,整个世界成为“同时发生”的世界。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即时传输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即时知晓,各种可能产生的影响都会立竿见影。在场性是指每个人都在世界的中央,都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没有人是被“落下”和“遗忘”的,没有人是“局外人”。通过互联网络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千里眼”。随时看着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眼前瞻满世界,人人事事都在“现场”,人人都是“现场”的见证人、亲历者,“现场”见证“我”,“我”在“现场”,“我”与世界共时共在。全息的本意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克隆技术的成功就是对生物全息的典型确证。全息现象在自然界和宇宙中普遍存在,全息规律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这里用“全息”一词来描述全球化正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均等化扩展的事实,以至于世界的每一点、每一事件、每一物品都是全球的缩影,都代表和承载着世界发展的全部信息。每一个角落都浓缩了全球信息,也能够发散全球信息。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全息存在、全息贯通、全息演化、全息统一的场域。

  新的时代境况与特征使人成为对话人。世界一体化产生普遍交往与对话。全球化时代就是普遍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团体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变得异常频繁和普遍,人们广泛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方面的对话,相互交流、学习、沟通与借鉴,共同研讨彼此关切的问题,共谋问题解决与世界发展的策略。协商、合作与对话成为时代主题和人类和谐发展之道。“地球村”成为交流与对话的共同体,地球村民经由对话协商解决自身问题,深度融合,整装迈向太空和宇宙时代。全球性使人与世界相关联。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种必需品全部来源于世界、取材于世界,不再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人生活在世界之网上,世界向“我”走来,“我”与世界进行着无休无止的“对话”。即时性、在场性和全息性使人存在于对话中。当代人的存在就是无休无止的对话,包括工作对话、生活对话、思想对话和信息对话。这些对话因为即时、在场、全息而得到强化、深入和主体性建构。对话需要已成为人基本的、首要的需要。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对话丰盈着当代人及其人生。离开对话,人就会变成无比孤寂的肉体躯壳。对话建构着当代人的品性、角色与身份,当代人已成对话人。对话人正是对当代社会这种对话品性之人的抽象和表征。

  二、对话人:一种新的人性假设

  对话人作为一种新的人性假设,是人性学说的新发展。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及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背景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学说,这些人性假设体现了人的不同侧面和状况,而“对话人”的人性假设则具有更大的融通性,它兼容和内化了多种人性特质,实现了人性学说的整合、发展与超越。对话人的基础维度是经济人。对话是有条件的,以解决人的基本物质利益需要为前提。对话人是满足了基本物质利益需要的人。今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相当多的人已经在向美好的生活迈近,对话人的经济基础和物质生成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对话人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人。对话将个人与团体、社会有机关联起来,使人从孤立的自我走入社会,成为社会关系的建构者和变革者。对话人在社会群体关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身的价值,对话人的主体身份在社会中得以确立、建构和发展。对话人的存在状态是复杂人。对话人在复杂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及组织关系中开展对话,生成多种多样的观点和行为模式,供人们鉴别、比较和选择,形成理性化的心理和行为趋向。对话人在复杂中存在、在复杂中对话。对话人的目标指向是自我实现人。对话人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超脱于物质条件限制的人,其主体意识与精神处于觉醒状态,追求精神价值、开放与自由,弘扬个性,创造人生,体现价值,成就自我和未来。

  对话人抑恶扬善,去恶向善。人性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前提假设,从而形成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人性观。对话人假设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性是善恶一体的,现实中人善恶交织,发展中人及理性人是向善的。“现实中人”是指处于现实社会关系和利益纠葛中的人,他是善恶交织、有善有恶、时善时恶的;“发展中人”是指走向成长发展的人或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人,发展中人的总体趋势是向着善的方向发展的,即随着发展的进行,善的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理性人是指理智发展趋于成熟的人,就是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世界万物及自我与世间万物关系的人,理智的发展历程就是逐步向善的过程,理性人具有善的本质,是向善的;人之所以善恶一体却能向善,说明人的根本属性是善的。对话人是发展中的人和最终走向理性的人,具有向善的本性。对话具有批判与甄别的功能,能够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使理智与真善美不断澄明。对话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身恶的成分,弘扬善的成分,并不断地去恶扬善,不断追求并最终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者简介

姓名:安世遨 工作单位:贵州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毕雁)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