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古学 >> 现场传真
台州府城墙防洪功能的考古学观察
2020年02月27日 13:29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1日第6版 作者:郎爱萍 字号

内容摘要:台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是中国明清时代南方府城城墙、军事防御工事、防洪抗洪设施、传统文化载体的代表作。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台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是中国明清时代南方府城城墙、军事防御工事、防洪抗洪设施、传统文化载体的代表作。现存的城墙,有文物属性的建筑是以宋代城墙为基础,明、清两代修葺增筑的。台州府处地雨季绵长、雨量充沛,夏秋之际常受台风影响;由于处在灵江下游,上游永安溪、始丰溪汇聚于距城西门仅6.7公里处,流经城市附近的江水水量丰富;在自然地理形势相互作用下,此地易暴发洪水灾害。除了军事防御,台州府城墙自建造之始就肩负着防御自然灾害的历史重任,墙体、扞堤和城门的建造充分体现了防洪的功能。从考古材料可清晰看到城墙对防洪御水进行的精心设计。

  墙体修筑技术

  ▲台州府城墙东南角断面结构剖面图

  2011年对台州府城墙南墙东段断面进行的考古发掘,揭露了该位置城墙建造修筑的历史过程,从考古剖面可观察到修筑时墙基经过青膏泥层处理,墙体夯筑密实,内外及顶面使用砖石包砌。

  墙体解剖面第?层叠压于生土上,根据出土的汉、西晋、唐、北宋时期遗物判断,至迟在北宋中期墙体基础就建于该处。第 层外侧覆压了一层青膏泥(第?层),土质紧密,防渗水性极好,是北宋庆历五年(1045)左右大规模修筑城墙时对墙基做的防水处理层。

  其上的第⑩层中间是纯净密实的夯土,内、外均包典型宋砖,可确定为宋代遗构。墙体中心夯土方法据文献记载,嘉佑六年(1061),洪水再一次冲毁南城墙,郡守徐亿率领军民修缮城墙时,“用牛践土而筑之。每日穴所筑地受水一盂,黎明开视,水不耗乃止”。即白天使用驱牛踩踏夯实的方法筑城墙,每天再从当天完成的夯土工程选取一点,下挖一个小浅坑,注满水,第二天做渗水检验,如水位没有下降,则夯土密实度高,视为工程合格。第⑩层应为此方法修筑的城墙遗构。夯土墙体内外及顶面用砖石包砌起来,能有效防止降水因素导致的墙体夯土流失,和洪水因素带来的强力冲刷。

  城墙墙基使用青膏泥层严密防水处理,城墙主体中心夯筑密实,内外包砖防止降水和洪水冲刷,减轻墙体损毁,都是应对水害的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后期修筑的城墙沿江段防洪是最重要的目的,修筑的城墙牢固度和抵御水患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墙脚增筑扞堤

  古时灵江直接濒临城墙,在城墙的外侧墙脚加筑长堤,内侧墙脚加筑高台也是实践性创造。

  ▲考古发掘出的台州府城墙滨江段宋、元代扞堤遗存

  加筑设置起初没有特定称谓,南宋王象祖在《重修子城记》中记述修筑这一构造时的表述为“大城水潦每降,江潮互凝,舂撞无时,倾圮有自,不远其防,曷善其后,于是为长堤一千四百丈以扞城足,……长堤复虑其难侍,乃撒桩于江,深逾二丈,累石于桩,结成三叠……”,即为了防洪在城墙外侧建造一条长堤保护墙基,又使用在江中布设木桩,木桩之间垒石的方法,保护这条长提;又在《浙东提举叶侯生祠记》中提到“外为长提,以护城足”“内为高台,以筑城力”,即城墙两侧构筑的名称外侧是“长提”,内侧是“高台”。元时周润祖在《重修扞城江岸记》中描述“城下为堤,又扞城也”,似已约定俗成称为扞城,但又记“城堤扞江”。综合文献记载分析,笔者认为“堤”作为名称是被普遍认可的,其作用为扞卫城墙的牢固性,抵御江水暴涨袭击,该设置的名称称为“扞堤”是比较妥当的,扞堤对城墙墙体,尤其是濒江侧起到“扞”和“护”的作用。

  据南宋王象祖《重修子城记》记载,绍定二年(1229)城墙大修时筑造的扞堤长一千四百丈(2400余米),加筑范围包括西、南面沿江段的全部城墙。修建时先在江水中布桩加固,再在各桩之间累砌块石,用以保护城足。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第⑨层外包长34厘米、宽18厘米、厚6厘米左右的宋代城砖,推测为南宋大修时所筑扞堤的遗存。

  ▲修复后的台州府城墙南段沿江侧扞堤(拍摄位置在地面)

  元代至正年间对西南城墙的扞堤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筑,同样是以大木为桩,之上垒巨石。考古发掘断面第⑧层在第⑨层宋代扞堤的基础之上增高加筑而成,应是此次大修时的构筑遗存。而第⑧层之上再无新的扞堤遗物,城墙只有从内侧增厚补筑、从墙体顶部加高修缮的迹象。

  由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频繁受台风影响,带来短时强降雨等因素,灵江水位暴涨是城市的巨大威胁,扞堤的修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御洪水冲击,洪水来袭时,城墙就发挥防洪堤坝的作用。

  流线型的转角

  灵江在临海市西南方流向由自北向南转向由西向东,由于城墙濒临江水,遇极端天气和强降水时水势凶猛极易危及城墙。建构筑物的角度越尖锐,在受到洪水冲击时应力释放,越容易导致城墙开裂或直接损毁。根据多份历史资料记载,台州府城墙西城墙与南城墙相交之处转角角度远大于直角,南宋以来均为流线形。为了洪水侵袭时化解冲击力度,将西南城墙修筑为顺应灵江流向的流线形,也是顺应自然、防灾减灾、维护墙体的做法。

  ▲台州府城墙西南转角(西北向东南拍摄)

  南宋嘉定年间《赤城志》卷首的《罗城图》上城墙的转角可以看出明显是大于直角的,虽然与该处城外的灵江相比角度仍然比较尖锐,但观察该处城内街坊区形状,是一个西南为圆角其余三角为直角的轮廓线,可以推定灵江转弯处附近城墙的走向应是流线型;再与城墙东南非常明确的直角转弯相比,也可做同样判断。故至迟在南宋时期,城墙西南角已建成了流线型。

  临海市博物馆藏清抄本明代谢铎纂《赤城新志》卷一《明台州府图》转角处没有绘制内容,但朝天门以南的城墙略呈弧线形,可推测城墙有可能不是直线形,而是流线形的。民国《临海县志》卷首《临海县志附郭图》绘制的《清台州府城图》与前代舆图不同,虽不属于使用比例尺科学绘制的现代地图,但城市和水系都能按实际形状示意,该图显示当时城墙的转角,即西墙南门丰泰门以南至南墙西门镇宁门之间,修筑为走向沿灵江江岸的流线形。

  ▲台州府城墙沿江侧的马面现状(北向南拍摄)

  城墙流线型的墙体设计顺应自然地理特征,能够有效地回避洪水的正面冲击,减轻洪水对城墙的损毁、降低洪水带来的损失。与此类似,台州府城墙沿江的西、南段的马面也将迎水面设计为流线型,但马面的建筑年代及历史并没有留下历史资料。

  根据《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嘉靖四十年倭寇进犯时台州面临危机情况,不但因连续下雨城墙多处坍塌,“又因议建敌台,拆毁二十余处未修”,而现存舆图和史料中没有体现出这二十余处建筑建成的资料,同样也没有任何关于马面建筑的资料。从二层空心敌台刚刚创置的历史背景、比之普通墙体修筑的人力物力成本增加、二层建筑的技术难度等方面来看,笔者推测该二十余处不无可能被简化修建成马面。由于现代修缮工程资料的缺失,只能待新的科研成果考证其真实性,佐证其历史价值。

  瓮城和城门设计

  ▲流线形的瓮城(靖越门瓮城)

  瓮城墙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应对洪水的功能。南宋嘉定年间《赤城志》卷首的《罗城图》上台州城东门崇和门外设瓮城,瓮城内设送客亭一座。瓮城流线形,外濒东湖,仅瓮城南侧设一门通行。如此设计应出于应对北固山山洪和东护城河水泛滥的考虑。由于城市地势北高南低,东护城河水势必向南汇流,如遇洪水尤其是来自北侧的山洪,东护城河水冲击瓮城的情况下,同城墙西南转角,流线型的墙体设计可以化解冲击力,减轻对瓮城墙体的损害。瓮城只有南侧不会受到侵袭,设置一门用于通行,科学合理。

  ▲城门外侧闸门闸槽

  各个城门的设计也充分重视了防洪需要。现存的靖越门、镇宁门、兴善门、朝天门四座城门中,靖越门、兴善门瓮城平面约略呈半圆形,镇宁门、朝天门瓮城平面约略呈圆角方形,都是特色鲜明的流线形设计。四城门的结构基本相同,城门洞顶是券顶结构,券顶下设启闭的木门,木门外侧设一道闸门,城门外修筑瓮城,瓮城启闭的门外也均设置一道闸门,所有门都形成了双重防护。

  另外,台州府城墙历史上门的布局、重要变更也几乎全部与水患有直接关系。如,因受灾严重,南宋绍定二年(1229)堵塞了丰泰门、括苍门;康熙年间认为城门顺水而开不利于接收山川进气,将城门由背水向开改为迎水向开,想借以改变风水,并重开了丰泰门;到了道光年间,又重新堵塞丰泰门,虽是以“丰泰门当寂寞之地”为由,实际是洪水侵袭风险和风水改变之间的博弈结果。

  城市排水系统

  由于城市处地降水丰沛,台州府城内外径流四通八达,与城墙的交点处是水道的关键节点。

  宋以前城市的水门设置情况的记载尚不明确,宋代台州郡守元绛在《台州杂记》中记述,北宋庆历六年(1046)台州城开挖了十个斗门,但无位置说明。南宋嘉定年间《赤城志》卷首的《罗城图》绘制时显示台州城设朝天门、括苍门、丰泰门、镇宁门、兴善门、靖越门、崇和门等七个城门;括苍门与丰泰门之间设一个斗门、镇宁门与兴善门之间设两个斗门、兴善门与靖越门之间设一个斗门、崇和门以南的东城墙设两个斗门,共六个斗门。

  水门的设置与城内外水系的布局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连接城内径流与城外的护城水系,是排内涝的关键。利用水门的启闭调节城城内径流的水位,以保证日常生产生活用水为主要目的。旱季可引护城河水补充,雨季防止护城河水倒灌。如遇台风、洪水灾害,水门便成了防洪设施。

  总之,台州府城墙世代发挥防洪作用的段落完整保存了下来,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台州府城墙是城墙具有防洪功能这一突出普遍价值的典型代表。

  ▲台州府城门启闭空间类似于“天窗”

  关于台州府城墙的防洪功能,有观点认为城门“天窗”也是防洪的设置。但据笔者观察认为首先该名称并不成立。近代以来,台州府城墙各城门上的城楼陆续被毁,墙顶露天,城门启闭的空间顶部失去了封闭,从地面看形成了“天窗”的感觉。但在各城门上建有城楼的时代,启闭的大门顶部不可能是通透的,应是将其覆盖成为城楼的第一层活动面。姑且称之为“天窗”,但是这应与防洪并没有联系。

 

  (作者单位:临海市文物保护所)

作者简介

姓名:郎爱萍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齐泽垚)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