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本网原创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系统思考
2020年02月24日 15:22 来源:《东岳论丛》2019年第5期 作者:万光侠 夏锋 字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准确把握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更大作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一、客观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构成的文化背景下起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增强了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发展定力

  习近平指出:“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基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守”与“变”的实践辩证关系,在求“变”中展现出具有质性稳定的文化定力、具有因时因势应变的文化创新力,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文化传承与精神维系的基本作用。

  (二)提高了人的现代化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人的社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调适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规范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以“内求”的处世方式,坚守“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观,传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气导向,提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营造“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的和谐包容关系。

  (三)聚合了现代化过程中精神家园的感召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讲仁爱”的价值规范,“守诚信”的价值自律,“和而不同”的价值包容,“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诉求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养料与精神底蕴。根植于国人内心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国人的集体文化记忆与潜在道德意识。有力矫正着人们的行为,增强了国人的精神归依感与获得感。

  (四)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文化软实力的显着提高,唤醒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衷共济”的家国情怀,感召着亿万华夏子孙。

  二、当前不足:弘扬与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

  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和服务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辨识和时代性诠释有待加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辨识不足。一方面,传统文化辨识的本真目的尚不清晰或被遮蔽,仍存在着以“贵古贱今”的历史观审视当下的现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辨识的本质内容尚不清晰或被曲解,对其中精华与糟粕的辨识工作还不够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诠释不足。当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很好地实现时代诠释与现代转化,未能将一系列价值观念、经典语句、思想主张、文化命题融入现代化语境与先进文化建设之中,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艰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系统化不够

  内容转化欠细密。一方面,宣传教育普及的“神”与“形”转化不足,一般理念与道德原则不能顺利实现向生活转化。另一方面,宣传教育普及的“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转化不够,内容与方式载体、对象与场域所在的有机融通还有差距。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主流价值导向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当下现实作用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不大,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度不够等。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

  协作共建机制尚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是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前提下的系统化工程,亟待完善协同共建机制。

  三、根源剖析:历史与现实、认识与实践诸多因素交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基于历史既成因素、社会转型因素与人的认知实践因素等多维层面,导致了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出现诸多问题与不足。

  (一)社会历史原因:社会转型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社会转型不仅推动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的消解,打散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一方面,“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另一方面,人的生存方式趋于“原子化”,由家庭关系拓展到公共交往与市场交往关系,社会交往的空间更具有公共性与流动性。

  (二)经济原因: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利义”关系产生冲突。另一方面,“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发生对撞。“经济人”与“道德人”必然在价值逻辑上发生冲突,这需要传统义利观在时代转化中不断彰显“尚义存利”的诉求,以引导人在注重道德操守、信守道德规范的同时,不排斥乃至鼓励个人合理的利益追求,倡导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人的原因:文化认知与实践的失调

  一方面,多样的文化分层,使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彼此疏远。另一方面,文化主体则出现了知与行的背反。在文化认知层面,有些人过分张扬“权利意识”“个体意识”,刻意弱化“法治观念”“全局意识”。

  四、历史机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新时代服务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现实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中央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确立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传承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愈来愈强烈

  一方面,日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使更多的人有能力、有余力去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使国人对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更为热衷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精粹。另一方面,繁杂忙碌的现代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忆。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往开来”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构建先进文化和优越制度、构筑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光大。

  (四)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促进文化传承与创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传承发展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依托,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设了广阔的文化舞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匡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发展指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会进一步深化方法论原则的运用。

  (五)“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为开放的视野,既展示中华文化的自身魅力与特色,又吸收借鉴他国文明之优点与长处。“一带一路”倡议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以“内求”的方式,丰富时代意蕴,深化价值内涵,推动传承发展;更以“外求”的方式,善用新传媒手段,加强文化策划与创意,使传统文化以国际化的话语体系、文化形象与产品展现给世界。

  五、乘势而上:在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扬光大创造辉煌

  面对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得机遇,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科学把握,优化措施,乘势而上,在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不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一)阐发与弘扬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创新研究

  大力弘扬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转换与创新研究。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研究要注重“微言大义”的时代转化,将文本的内涵诠释与文化的内容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话语表达方式则是要将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相融合,将文本的抽象语言表达转化为具有现代全息技术的具象化表达,将艰涩难懂的传统文化内容转化为具有高度观赏性与创意性的文化产业与产品。

  (二)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学段,并优化学段的连贯性。就教育规律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

  (三)注重实践养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

  融入生活实践,增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生活实践蕴含着“日用常行”的实践智慧,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传承者。

  (四)注重文化熏陶渗透,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

  注重文化的熏陶渗透,还要加强文化建设内容的拓深与渗透,努力做到“形”“神”兼备,而不能只求形式或简单复古、信古。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使有益的文化成分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吸收和再造,将有益的文化元素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融入社会生活与时代发展之中,以“学以致用”“知行并用”“为我所用”的方式,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再生。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岳论丛》201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蔡毅强/摘)

作者简介

姓名:万光侠 夏锋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汪书丞)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