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传统是人的精神家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可以归结为文化自信。研究文化自信有着根本的意义。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文化传统的自信,要弄清文化传统的自信问题,首先要搞清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即:“何谓文化传统”、“何谓文化自信”、“为何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才能解决“如何文化自信”的问题。
一、何谓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实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基本经验和生存方式。但是,每个时代都存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变体,文化传统的本体与变体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打破了文化传统的固化结构:文化传统的变体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本体的面貌和内涵,使传统本体处于流变的过程中。这一辩证过程使文化传统活化,赋予传统以一种生命的性质,使文化传统成为不断发展、不断生长的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流。
文化传统是既成文化和未成文化的统一,中国文化传统同样呈现为中国文化本体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文化变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促使中国文化传统的不断生长。
二、何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个体自信的引申。个体自信是对自身力量准确估价和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目标的确信:自信导致积极的行动。甚至可以说,是否导致积极的、富有效果的行动,是辨别一个个体是否自信的本质特征。
个体心理与文化心理具有同构性,文化自信是人类个体自信的拓展。由此,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文化自信会导致文化主体在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中,在与新环境的遭遇中坚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区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大。在一般的理解中,文化自信就是文化自大,二者几乎是等同的文化心理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虽一字之差,却根本不同。如前所述,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基于对自身文化的清醒认识而对解决面临的文化困境的信心和行动,进而在文化互动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开放态度;而文化自大往往会产生两种相反相成的文化效应:即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
首先是文化封闭主义。这种由文化自大而产生的封闭主义会阻滞和消解一种文化形态的创生力。其次是文化扩张。文化的自大还易产生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
可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由此,我们就更应当正确理解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不应导致文化封闭主义:而应当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用于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不应如西方文化那样走向文化殖民主义:这不仅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不利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为何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正是源于文化危机。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的文化心理状态,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
中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传统文化与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这是一种文化形态在发展过程中与异文化接触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一种文化与变化了的现实相遇时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境况。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
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它就能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主体的我们如果抱残守缺,不能抓住文化发展的契机,创新文化传统,就会导致整个传统的衰落。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
正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做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四、如何文化自信?
在笔者看来,当下我们应当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种基本品性。一是创新性。文化传统是一个绵延的生长过程,亦长即文化的创新过程。当今语境而言,文化创新需要整合三类思想文化资源,即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和光大文化创新力,使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现代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充分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在“视域融合”和“双重创新”中,凸显中国“特色”,走出一条中国道路,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来,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开放性。文化自信不同于文化自大,后者与文化竞争中的弱势文化可能产生同一结果:即一种保守主义和封闭态度。反之,文化自信则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文化的开放性包含两种机制:即文化的同化和顺应。从理论上说,同化和顺应是两种可适用的机制。但是,文化真正的开放性往往是这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换言之,文化的开放性既有一种文化对异质文化元素的同化,也有对异质文化的顺应。单纯的同化只是同一种文化的单调重复和“再生产”,使一种文化的持存具有连续性,并不能实现文化开放的目的,反而有可能走向文化保守主义;单纯的顺应又会使本体文化逐渐失去连续性,进而渐趋消失,同样不能实现文化开放的目的。所以,文化的同化和顺应应当是统一的,二者应当形成互相制约、相互矫正的机制。
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中国文化传统早期就不是单一成分的民族文化,而是多民族文化经过交往、冲突,最后融合为一体的文化共同体。近代以降,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可见,文化的开放性是一种文化不断发展和保持旺盛生机的必要条件。
因此,文化创新的本质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互动,易言之,开放性是创新的基本条件。
三是普遍性。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和困境。由此,文化自信指向的是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道路以及当代全球化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结的:中国道路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之路,而对当代全球化的理解和实践也取决于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实践。
关于中国道路问题,答案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不是发现的,而是创造的;不是固有的,而是创新的。具言之,把“特色”理解为发现的、固有的,就是到既定的、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若干文化特征并予以保存;把“特色”理解为创造的、创新的,则是把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形成“特色”。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蔡毅强/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