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同创新中心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教育发展特征及启示
2020年02月11日 11:21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 作者:檀慧玲/刘艳/罗良 字号
关键词: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发展;教育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摘要:基于未来社会变化需求与改革冲击,不断调整目标方向与实施路径,是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与必然选择。面向未来,全球基础教育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多元教育发展观是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理念;信息技术是驱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大引擎;教师是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核心主体;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估与决策问责是全球基础教育治理新形式。我国在制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时,既要重视国际基础教育的优势共性有所吸收和借鉴,又要立足国情积极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发展;教育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基于未来社会变化需求与改革冲击,不断调整目标方向与实施路径,是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与必然选择。面向未来,全球基础教育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多元教育发展观是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理念;信息技术是驱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大引擎;教师是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核心主体;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估与决策问责是全球基础教育治理新形式。我国在制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时,既要重视国际基础教育的优势共性有所吸收和借鉴,又要立足国情积极创新和发展。

  关 键 词: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发展/教育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檀慧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讲师;刘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罗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教育扶贫政策评估研究”(项目编号:71704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与验证研究”(项目编号:16ZDA2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欧国家教育创新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YJC880074)研究成果。

 

  推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离不开对未来社会前沿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教育研究进展的科学研判。本文立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基础教育战略发展重点,聚焦国际基础教育变革核心议题,研析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关切点,展望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愿景路径,为制订教育现代化2035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多元教育发展观是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与挑战,近年来世界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始重新思考规划教育的功能和定位,积极出台政策,明确多元发展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下,把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实现有质量的公平为奋进目标,将知识和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站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擘画了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多元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创新、有质量的公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各个理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贯通,不能顾此失彼。

  第一,以人为本是指引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取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发展观始终,植根于社会变革的现实土壤,是引领并指导国际社会制订与评估发展策略应对全球教育格局变化的根本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在全球获得广泛共识,现阶段为回应复杂多变的未来形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眼全球教育发展全局,彰显《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的愿景,在最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中重申人文主义教育方法,强化和延展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出:在教育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包容、不歧视,关注学生、妇女、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采用开放灵活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法,为所有人发挥自身潜能提供机会,让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冲击之下,仍要将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视为促进学习的核心主体,警惕“唯技术论”的价值取向。[1]

  第二,创新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力之源。以创新为动力之源驱动教育改革发展是世界主要国家提升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一致举措。从教育创新的政策及实践来看,美国、瑞士、芬兰、瑞典、德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等世界公认的约20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早已将创新摆在国家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地位。[2]现阶段基于对未来人才储备和劳动力技能的远景预测,世界多个国家或组织又陆续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策略,如加拿大的《学习2030》、芬兰的《预测2030》、美国的《2030的旅程:未来教与学的愿景》等,这些策略重点考虑创新对学习的影响,认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将是更为复杂的专业。[3]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关键影响因素。

  第三,有质量的公平是基础教育奋进的主要目标。基础教育发展既要考虑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同时兼顾教育公平,为此,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已成为全球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和奋进目标。作为引导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纲领,《教育2030行动框架》以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为未来教育发展总体目标[4],鼓励各国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公平。美国、英国、巴西、澳大利亚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诉诸行动,通过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系统专业的教育结果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客观精准的导向、监控、评估、鉴定、矫正功能加快“有质量的公平”目标的推进实施。

  第四,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基础教育的共同责任使命。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却又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紧张不安和矛盾冲突促使各界在重新审视未来教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给予密切关注。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欧盟2020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教育作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之一,视为实现“智慧增长”“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帮助欧洲各国摆脱危机的关键。继“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核心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提出“共同利益”的教育新内涵,认为应重新界定教育和知识的概念,将其作为全球共同利益,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增进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即将拉开帷幕,促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基础教育的共同责任使命。

  二、信息技术是驱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大引擎

  信息技术的迅猛推进使基础教育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潜力和机遇,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已意识到以信息技术新引擎驱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部署教育技术创新战略,设计发展蓝图,推进新技术下教育的模式变革、教学创新与生态重构。全球范围内,以信息技术驱动基础教育改革表现为三个趋势。

  第一,将信息技术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注重政策连续性与立体化设计,为技术驱动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一直将其置于战略地位,当前为快速回应技术发展趋势,政策连续性与立体化设计特征凸显,形成了更为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为技术驱动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新加坡在1997年、2003年、2009年和2015年连续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5]美国不仅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先后发布五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6],而且缩短政策改进时间,从2017年开始变为每年发布一轮,以快速适应技术的革新步伐。这些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

  第二,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方位、多领域革新基础教育。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各方积极践行“互联网+教育”新使命,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学习方式、学科教学、教育测评等多领域达成根本性变革与全方位创新。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 2010)强调“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2017年又提出“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探讨技术在服务日益多样化学生群体与教育需求中的作用。[7]俄罗斯和日本大力推进电子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习方式。同时,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测量与评价、实施翻转课堂改革、促进STEM跨学科教育等方面,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也已成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热点。

  第三,多方协同发力,形成教育信息化联动发展新格局。分析发现,国际组织、学术机构、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通过跨国交流、学术引领、政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多方协同发力形成教育信息化联动发展新格局,有力支持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探讨在终身学习框架下建立全球扫盲联盟,举办移动学习周、ICT教育一体化项目,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跨国平台。[8]高校等学术机构通过召开各类大会或发布成果报告,密切关注并持续发布教育信息化进展,譬如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学术年会、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等。另外,政企合作、企业参与等其他形式的支持也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推进了教育技术实践应用进程,如微软在印度发布了教育云服务、惠普推出了全新的教育桌面云解决方案、亚马逊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服务计划"AWS Educate"。[8]

作者简介

姓名:檀慧玲/刘艳/罗良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禹瑞丽)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