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特定的历史节点上,需要我们更深刻地回望过往、总结经验、开辟未来。从70年来的艰辛探索中,我们既可以回忆出中华民族奋起勃发的宏大历史场景,也可以领悟到这个古老民族何以在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全部奥秘。从70年来的艰辛探索中,我们读懂了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什么叫世界历史的坐标发生了大反转,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纵览近期某些学者对70年艰辛探索的解读,有的人囿于国内视角,这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70年来的艰辛探索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另一方面,如果脱离全球化的坐标系,70年艰辛探索的价值意义将难以得到深度揭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解读70年艰辛探索的意蕴,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生动纪念。
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70年来艰辛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启示。这就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同时,这一思想也使20世纪末期苏东剧变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文明的博弈与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变化,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创造性发展,其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世界瞩目。这不仅对于我们以新的视角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态势、规律和前途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经验借鉴、推动世界社会主义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70年来艰辛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借鉴。如何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对于大多数“后发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又面临着“后发优势”逐渐减少以及因自身差异而导致的特殊困境等多重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后发式”基础上取得的“新发式”经验备受瞩目。独立自主、求真务实、开放创新是中国“新发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典型示范。虽然中国的“新发式”现代化道路不能被简单照搬,但中国的成功经验无疑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证明了“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这也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同时又不希望失去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70年来艰辛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全球治理体系升级提供了中国话语。特别是作为“中国叙事”和“中国方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其广阔的全球视野体现着对全球化困境的理性反思,不啻为全球化困境下的理论突围。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重大关切,有利于寻求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和人类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它不仅昭示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诉求的新型“文明型”国家的和平崛起,而且昭示着中国人对于公平、公正、合理的新型全球化发自内心的呼唤。同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一带一路”“亚投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陆续出台,对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引领全球化版本升级,具有长期性的、根本性的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意义。
由此观之,在全球化坐标系中解读新中国成立70年来艰辛探索的意蕴,既可以刷新全球化的话题,也可以刷新70年艰辛探索的话题。这就是,70年来的艰辛探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启示,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借鉴,对全球治理体系升级提供了中国话语。这表明70年艰辛探索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知的提升,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知的升华。质言之,70年艰辛探索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今天对党的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高度自信的深层根源之所在。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已准备好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出发。一旦出发,必然到达,我们就是要坚定这样的自信。
(本文系教育部当代社会主义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SDZXWT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