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终特刊之重点学术报道回顾 更多>>

解读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2016年10月24—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报》连续刊登《镌刻全面从严治党新标注》《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等报道,报道十八届六中全会成果并邀请学者发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详细】

聚焦“两会” 放眼“十三五”

《中国社会科学报》派出记者走上“两会”,在“两会观察”系列报道中,连续发表《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保底线 出实招 提信心——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迈进》等多篇报道。 【详细】

关注G20杭州峰会的中国贡献

在G20的“中国时刻”,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的“中国药方”备受关注。G20杭州峰会前后,《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多篇稿件,从经济、外交、“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角度解读G20杭州峰会。 【详细】

热议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系列报道,从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等角度,围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跟踪其最新进展,探讨其实现路径。 【详细】

学习贯彻总书记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精神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详细】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广泛邀请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畅谈对讲话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详细】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实地走访红军长征所走过的地方,邀请一批多年从事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就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精髓、重温长征精神的意义等话题发表见解。 【详细】

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派出多路记者,前往祖国各地。成都平原、陕北黄土高原、辽西平原等广阔地域,都留下了记者探寻的足迹。行远路,上高山,穿林地,访专家,记者们探寻、记录着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脚步与温度。 【详细】

多角度透视文化遗产

2016年,“独家报道”继续将目光投向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文化遗产。一篇篇报道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观察、打量着代代先人创造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带给广大读者了解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重点学术报道回顾2 更多>>

关注地域学术文化

地域学术文化,群星灿烂,各领风骚,其各自的历史、特色等向来是引人思考和讨论的话题。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地域学术文化系列推出了蜀学、桂学、徽学三期独家报道,走进各地域瑰丽多姿的历史文化。 【详细】

叩问中国古都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探访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又寻觅了辽东京辽阳府、辽南京析津府、辽西京大同府的身影,全面揭示曾经显赫一时的辽五京的历史遗韵。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国际重大新闻学术回眸 更多>>

欧洲难民危机短期内难解决

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南多·西格纳对记者表示,难民群体本身并非同质性群体,难民危机发酵有多重原因。研究数据显示,不同国籍、性别、年龄的难民会选择不同的时间及路径入境欧洲,因而难民偷渡原因不可一概而论。 【详细】

英国脱欧加剧民粹主义抬头

有学者就英国“脱欧”的短期效应及长期风险进行分析认为,此次公投显示出英国社会的分裂,可能进一步加剧民粹主义的抬头,而且英国此后要与欧盟等各方展开漫长的谈判,这将会重新定义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位置。 【详细】

G20杭州峰会展示中国声音

很多美国舆论认为,G20杭州峰会是中国展现其全球影响力的宝贵机遇,可以与世界分享其经济发展理念。在全球经济低迷潮中,中国被广泛认为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甚至是拉动全球经济的希望所在。 【详细】

金砖峰会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印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外交政策项目研究员拉吉夫·巴蒂亚表示,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在经济领域表现较好,但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等挑战,金砖国家察觉了新的挑战,且认识到加深战略合作才是正确的前进方向。 【详细】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人意料

随着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最后锁定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领先地位,各主流媒体宣布特朗普获胜,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这场被认为是史上“格调最低”的竞选历程,终于以很多人看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画上了句号。 【详细】

气候大会促进全球气候治理

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教授肯·康卡认为,减缓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适应当前的气候变化、尽量减少损失同样不可忽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变暖应对能力较弱,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学海观潮 更多>>

2016年,我们报道中国。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加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活力愈加充沛;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旋律精神所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鼓舞中国人民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的学术思潮跌宕起伏,改革攻坚期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不断涌现。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学术评价 更多>>

2016年,“学术评价”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学术导向,聚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问题与方法、热点与成果,推动学界开展有的放矢的学术评价。这一年,我们继续恪守严谨学风、鼓励科学评价,凸显问题意识,反思大数据与期刊评价的关系,探讨智库评价问题,促进学科反思与建构,关注现实需要,为创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学术事业鼓与呼。“学术评价”版将坚持守正笃实,有的放矢,在这片学术田野上精耕细作、稳中求进。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评论 更多>>

2016年在学术界和一些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对错误思潮的研究和批评日益走向深入,特别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批判错误思潮方面,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正是对总书记讲话的贯彻落实。应该说,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是围绕“当代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题展开的,由此确立这种批判要体现学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争鸣 更多>>

当我们的脚步迈进新一年的大门,回首2016年思想的火花,学术观点的碰撞,值得深刻思考与回味,这是我们迈向新征程的宝贵财富。“争鸣”版在过去的一年记录了学界热议的若干重要问题,汇集了点滴学术之火花,以人文关怀启迪大众。在年终岁首之际,本期主要总结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热议的焦点话题,希望能成为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与读者一起展望新一年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潮。“争鸣”版将继续努力,坚持学术性与普及性,让更多读者感受到思想之花的美丽与精彩。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马克思主义 更多>>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不仅是对2016年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反思,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体逻辑、国外研究的总体逻辑、当下历史发展的问题意识等多重坐标中,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定位和再思考,以便在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理论创新过程中,真正创造性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思想活力,即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原创性探索。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哲学 更多>>

年终岁尾,盘点本年度中国哲学的发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责任。盘点并非是要将一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做流水账式的铺陈,而是力图借此来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入思状态、致思取向和未来走向。2016年的中国哲学研究大致可以体现哲学研究者的自省、自觉与自信的入思状态。自省体现了中国哲学家对待中国文化的反省与批判的理性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基于华夏传统的理性精神,也包含来自于作为他者的西方哲学传统的观照与比较。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文学 更多>>

2016年,文艺学学科延续着近年来强劲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自信和动力。总体上,对基础理论概念、研究方法手段、学术话语体式等方面的梳理、反思、掘进,依然是学科研究的主体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进一步完善当代中国文论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议题。回顾2016年,文艺理论研究既延续近年的发展态势,又提出新的思考。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经济学 更多>>

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崭新局面。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的问题导向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大现实问题,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直面实践中的矛盾,并注重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新闻传播学 更多>>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将新闻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并称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提出要通过努力,使这些学科加快完善、更加健全扎实。就新闻学学科而言,其支撑作用之所以日益突显,主要得势于互联网勃兴与新媒体崛起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它前所未有地促生了亟待新闻传播学研究应答的诸多问题,也为新闻传播学研究创新进取、跨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语言学 更多>>

回顾2016年度的汉语研究,可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多、实、新。“多”主要表现在学术会议多、研究成果多、学术平台多等方面;“实”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务实、研究成果求实两个方面;“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方面。汉语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化和拓展。除了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汉语研究在语言能力、语言资源、语言生态、语言安全战略、语言身份认同等领域也逐渐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法学 更多>>

法学研究应当有问题意识,中国的法学研究工作者应当有中国问题意识,应当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至少在理论上已经形成共识;从选题看,大家似乎研究的都是中国问题。然而,如果对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研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研究分析中国法律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其中内含的当下和最近的、将来的合理性。提出我们的结论和建议时,要有更多的建设性,考虑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体现、保留甚至加强中国元素,以形成中国自己的法律理论。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社会学 更多>>

回眸2016年我国社会学研究,历史转向呈现在不同领域中,如中国社会理论之史的爬梳,以及家庭、组织、国家治理等研究领域。显然,历史转向超越了作为分支学科的范围,而力图把历史感、经验感引到社会学思维中,丰富和深化社会学的自我理解和现实社会理解。可以说,越历史,越现实。 [详细]

2016年终特刊之博物 更多>>

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0)和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2014)的设立,有助于从组织机构上引领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学科导向,整合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推进广泛而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由此,中国动物考古学迈入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我们系统回顾中国动物考古学在2016年的学科发展状况,并对其今后5年学科发展进行设想。 [详细]
 
 策划:张振  设计: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