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学
“善治”的复合维度
2020年02月27日 08:39 来源:《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年第5期 作者:何哲 字号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何哲,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hezhe@nsa.gov.cn

  内容提要:善治或者良治,是一种对理想治理状态的学术描述,在近年来由于治理理论的被重视,得到热烈讨论。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善治进行了大量探讨,特别是集中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角度。然而,善治的最终实现和评价,并不是基于抽象的指标和个别个体的评价,而是由实际社会中的每一个体具体的感受与评价综合汇集形成的。因此,善治最终是基于个体心理空间对治理状态的普遍的好的评价状态。具体而言,由于个体复杂的心理空间与欲望需求体系,社会治理能够形成个体普遍的好的评价,就需要实现对个体心理空间中复杂需求结构的满足。因此,对于善治的机制设计,就同时需要考虑多维度复合治理的需求。简而言之,善治的实现,至少包括信仰层面、自由层面、信任层面、公正层面、秩序层面、生存层面六个层面的治理满足。这就要求,在现实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既要形成水平的多主体,更要形成垂直体系完整的治理结构。

  关 键 词:善治/多维度/机制/实现

  标题注释:国家行政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世界治理体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18ZDXM001)。

  治理这一问题,经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作为学术概念从国外引入至今,已经被讨论很多了。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作为一种现实中的国家建设目标被提出,更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治理的各方面研究已经很充分,不用再过多赘述。简而言之,学术上的治理概念认为,治理改变了传统单向单主体由政府提供社会管理的模式,转为社会多个主体互相协同,共同形成社会秩序的模式。从语言的使用上,则存在与管理等同论、专项管理论和多元共治论等多个观点。在治理的层次或者对象上,则又分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司治理等。总之,治理作为一种概念已经被广为人知。

  有了治理,则就相应有了善治或者良治。所谓善治,就是指好的治理,或者理想中的治理。它描述了一种最优或者最佳的治理状态,这种治理状态是在现有社会条件手段下能够兼顾大多数主体利益的一种状态(俞可平,2001;2011)。从善治的达成条件而言,现有的研究则通常归纳至民主、法治等现实政治制度的实现(何哲,2011)。总而言之,治理是一种现实政治或者社会秩序能够兼顾大多数利益满足的状态。

  然而,善治目前这种语义属性,过于注重利益导向和现实政治经济层面的单一维度,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感受和复杂的心理需求。人对于物质有复杂的需求,同样,人对于社会状态和组织也有复杂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决定了公民对于治理状态的满意或者不满意,其不仅是单一的经济、政治层面,更涉及人的多维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了复杂复合的治理维度结构。要实现善治,就必须要同时实现立体垂直层次的多个维度的治理满足,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

  本文试图探索这一问题,并最终逐渐剖析治理的不同维度,本文将试图回答三个层面的问题:(1)治理最终要满足什么,以什么为导向?(2)治理所蕴含的复杂空间到底是什么?(3)现实中应该如何构建和平衡垂直层面多维度的治理?

  一、治理最终是基于个体心理空间的治理

  如前所述,对于治理和治理效果的探索,有很多维度,包括经济维度、政治维度、文化维度等,如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占有的财富,政治参与的程度,文化繁荣的程度等。但最终,治理还是离不开一个根本问题,治理到底是服务于谁?谁来评价治理的好坏?

  如果从国家的角度,那么治理是服务于国家的发展与强大,因此,衡量治理的根本则在于其物质基础的多少。这种物质基础,用来满足人们的消费和占有需求,而在人类的大多数历史中,这种物质财富还用于转变为对外扩张的资源,从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这是一种治理的视角。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那么治理的衡量要以一种文明在历史上所能够达到的高度来衡量,这种高度不仅是指国土的面积,人口的多寡,还是指其在思想、知识与文化领域所创造的价值和高度。

  如果从政治角度,那么治理的衡量,就要从政治的稳定度、政权交替的平稳、政治架构的平衡、政府决策的质量、廉洁程度等角度来衡量,以及包括政治制度的制定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法律形成是个体意志还是群体意志等。

  如果从社会本身的角度,则治理的衡量要以社会自身的稳定状态与组织程度来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处于长期稳定的,是不是经常有内乱、群体性事件等。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衡量治理水平的层面,然而很不幸的是,大部分衡量治理的层面,都是基于宏观指标,也就是基于国家视角或者历史视角,而忽略了在宏观的视角背后,每一个个体的生存质量与满意度的问题。

  然而,治理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普通的公民过上自己满意或者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既是基于客观的要素,如财富、安全,也是基于主观的要素,如公平、自由、友爱等。即便是在宏观指标下,一个国家的治理状况很好,如经济总量很大,国力很强大,但是大部分公民生活不幸福,那么,只能说,这一国家的治理,是围绕少数人的治理,而不是基于全体国民的治理。因此,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基本的观点,即国家是为国民服务的,国家的治理,最终是为了人民的满意和幸福。所以,治理最终是要基于个体的幸福的,宏观的治理状况是无数国民幸福和满意的叠加。最终,能够评价治理好坏的,也是无数普通的公民。

  作为个体,对于治理的评价,又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治理作为一种制度产品或者社会结构的产物,是通过多个层面,作用在复杂的个体身上。而个体,则通过整合不同层面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感知,这种感知,形成了对整体治理状态的评价。

  图1展示了这一基本过程,可以看出,从实际的治理到最终形成对治理的评价,实际上是经过四个阶段的。第一阶段,现实的各种治理主体,通过制度、法律、协商等手段,形成社会的实际治理状态,这是在客观层面的。第二阶段,实际的治理措施和状态作用于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质,包括不同的个人需求偏好,形成了个体对于治理的满足感。第三阶段,个体对于治理的满足感,再与个体心理空间形成的价值标准结合,则形成了每个个体对于治理状态的判断。第四阶段,无数个体个人对于治理的判断,最终汇集起来,互相影响,汇总成为治理的整体评价。尽管这一整体评价,并不是有一个具体的体系,比如每年通过特定的渠道打分给予评价(在未来大数据进一步发展,或许会形成),但从客观而言,的确会形成一种总体的个体治理满意的加总。这种加总,最终反映了治理的程度与效果。在以上的阶段中,可以发现,最终治理是通过个体感知并进入个体心理空间形成的判断加总而来的。因此,可以发现,归根结底,治理的状态和满意程度,是依赖于个体心理空间的评价与构建的。换句话说,善治的达成,最终也是依赖于个体心理空间的构建的。

 

 图1 治理评价是实际治理作用于大量不同个体形成的判断总和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从个体的心理空间而言,个体的心理是一个复杂多维度的体系,这一复杂的体系,在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中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例如,弗洛伊德就将人的心理划分为自我、本我与超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则将个体心理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ERG理论则将个体心理需求划分为生存、关系与成长。这些不同的理论,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即人的心理空间,是多层次复杂的模型。这种复杂模型,使得对于人的需求满足是复杂的,而作为外生的治理供给,同样也是复杂的。

作者简介

姓名:何哲 工作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孙志香)
W020180116412817190956.jpg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 查看全部评论

QQ图片20180105134100.jpg
jrtt.jpg
wxgzh.jpg
777.jpg
内文页广告3(手机版).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